
人人心理健康,枪支不是问题! | 今日美政(附音频)
美国的加强枪支管理运动,目前只能停留在愤怒的发声阶段。我不知道,还需要多少人的鲜血,多少孩子的死亡,才能唤醒美国这个身染重病的老大帝国。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这些坚决不控枪的共和党人们,面对数以百计的死在枪下的孩子们,他们居然称自己是 pro-life 的人,是支持生命的人。
美国的加强枪支管理运动,目前只能停留在愤怒的发声阶段。我不知道,还需要多少人的鲜血,多少孩子的死亡,才能唤醒美国这个身染重病的老大帝国。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这些坚决不控枪的共和党人们,面对数以百计的死在枪下的孩子们,他们居然称自己是 pro-life 的人,是支持生命的人。
“我们的孩子们生活在恐惧中,他们整天担心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。我们到底在做什么?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劲儿,终于混进了美国参议院,成为了公权力的一部分,我们到底在做什么?”
美国的恶性枪支暴力事件过去二十年来逐年增长,疫情之后急剧翻倍;美国社会的犯罪率亦随枪支泛滥上升,这种情况下警察执法倾向于先发制人,造成的误伤误杀损害了民众对警察的信任,政客出于选票的考虑,不是把控枪当烫手热山芋,就是把持枪变成拉票工具,百姓被无力感无奈感笼罩,美国人就必须在这种困境中生活下去吗?
在美国近年讨论比较热烈的反亚裔仇恨(Anti asian hate)问题,但是可以看到,亚裔内部也不是整齐划一,铁板一块。都是所谓的在美华人,其实身份,背景,政治立场都大有不同,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。
犹太人和华人这两个民族古老又经过无数磨难,自强不息又坚持教育,顶着歧视偏见融入美国,一起互帮互助建立社区频繁商业往来;但是自2019年起,反亚裔和反犹太犯罪激增,2021年美国反犹犯罪最高发,犹太人也被白人仇恨?这和右翼有什么关系?
在美国生活各方面的极端中,“取代理论”已经成为种族主义恐怖的引擎,这一理论认为,西方精英,有时被犹太人操纵,想要 “取代”和剥夺美国白人的权力,而这激发了近年来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浪潮,并为2017年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爆发的右翼集会提供了动机。
4月15日,華促會舉辦了4月的移民權益講座。在這個講座中,我們邀請到三藩市地方檢察官李蕙儀律師(Kasie Lee)為大家分享三藩市治安與公共安全的資訊。
由華人權益促進會( 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)和「停止歧視亞太裔」(Stop AAPI Hate)聯盟發起,並得到包括加州健康美甲沙龍合作組織(California Healthy Nail Salon Collaborative)在內的超過81個組織夥伴支持的三項獨立法案,將有助於將加州塑造成一個人人可以步行到公園、乘坐公共交通、購物和生活並不受騷擾的地方。
由加州的地方官员及民权组织所推出的“不容仇恨”(No place for hate)政策议程方面的领导力已经产生成果。今年二月初在加州立法机构提出的“不容仇恨”议程包括三项法案,AB2549、SB1161和AB2448,旨在解决公众场所的仇恨和骚扰问题。